预定利率告别3.0% 保险业2025开门红降温 险企押注分红险迎考

职场微笑使者 蓄电池 10

  来源:时代周报

  “公司要求员工严禁在职场、社交平台等地发布‘开门红’相关字词内容。”近日,一家保险公司营销人员李默(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近期“开门红”营销节奏有所加快,但低调宣传。

  保险行业2025年“开门红”被淡化了。过去,保险业“开门红”一直是业内的重头戏,承载着保险公司全年的业绩期望。与往年不同,2025年“开门红”普遍比较低调,保费收取模式、主力产品策略均有较大调整,从保费预收转向保费预录,并加大分红险的推动力度。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杨帆总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在“开门红”期间主推的产品变化不仅体现在产品类型上,还涉及推广策略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保险公司将灵活调整产品组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监管环境。在产品类型上,公司可能会倾向于主推浮动收益的分红型产品或更多地向保障型产品倾斜,这一决策将取决于公司的市场定位、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此前预定利率切换,短期“炒停售”带来需求透支,加上股市近期迎来上涨行情,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客户的投保意愿,保险行业2025年“开门红”面临挑战。

预定利率告别3.0% 保险业2025开门红降温 险企押注分红险迎考-第1张图片-合肥慧帆商贸有限公司

  “开门红”声势渐小

  “开门红”是保险公司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的关键销售期,旨在通过推出高收益储蓄保险产品吸引客户,提升市场份额,并为全年业绩打下良好基础,也被称为保险业的“双11”。

  近期,保险企业纷纷启动2025年“开门红”,但宣传营销比较低调,鲜有代理人在社交平台上提及“开门红”字眼。

  “尽管公司有规定要避免使用‘开门红’字样,但营销节奏有加快,代理人正在积极推进客户维系工作。”李默向时代周报记者称。

  2023年10月,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不得采取大幅提前收取保费并指定第二年保单生效日的方式进行承保,不得将客户实质为保费的资金存放于其他投资理财类账户,防止出现承保空档,引发合同纠纷,滋生经营风险,引导各公司科学制定年度预算,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严格执行“报行合一”,促进人身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有意向客户可以提前录好资料,到了2025年1月1日再统一扣费。”李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主推的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业绩达成情况都不太理想。

  2025年“开门红”主打产品也与往年有所不同,险企纷纷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主推的年金险、终身寿险等产品新增了分红模式,浮动收益产品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寿险产品。

  某中小型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的“开门红”活动从11月初开始,与去年主打固收型增额终身寿相比,今年更加注重推广年金险和分红型增额终身寿。

  某头部寿险公司精算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称,2025年“开门红”的营销策略变化不大,仍会为销售人员提供更多佣金和激励政策。但是主推产品有较大变化,接下来将主推传统型和分红型的增额终身寿,并搭配养老社区销售,预计“开门红”期间也会有一些优惠政策,总保费入住门槛可能会降低。

  杨帆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为推动2025年“开门红”,保险公司确实给出了一些优惠或激励措施。部分保险公司放宽了投保条件,降低了健康险的投保门槛,以便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提高佣金比例等,以激励销售人员积极推广产品。这些措施有望提升“开门红”业绩。

  部分银行网点暂未上线“开门红”产品

  经过“报行合一”后,银保渠道2025年“开门红”营销表现也比较冷淡。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走访,发现多家银行网点表示近期销售节奏没有出现大变动,部分“开门红”产品上市时间需要等到12月或者2025年1月,分红型产品成为主打产品。

  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取消了一个银行网点只能代理三家险企产品的限制。在“报行合一”深入至各销售渠道的背景下,该政策的变化也将在2025年“开门红”中起到进一步作用。

  工商银行广州某网点客户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该网点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招商仁和人寿等多家险企建立了代销合作关系。在当前低利率和险企投资收益不稳定的环境下,该网点更倾向于推广固定收益的增额终身寿以及年金产品,部分分红型产品预计12月或明年年初上线。

  谈及该网点的“开门红”营销策略,该客户经理表示,他们的销售节奏一直保持稳定有序,没有受到行业“开门红”的影响。他认为,“开门红”只是保险公司的一种销售策略,保险产品则是大同小异,对于投保人并无实质性意义。投保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

  某股份行客户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保险行业面临较大“利差损”风险,监管部门鼓励保险公司发展分红险。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的浮动收益账户也为寻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提供更多可能性。大型险企的分红险因其更强的投资实力和更高的分红实现率而更受青睐。

  保险需求提前释放,“开门红”成效待考

  保费收入是险企的基本盘,受预定利率切换的影响,保险需求提前释放,2025年保险业“开门红”面临挑战。

  今年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业内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由3.0%降至2.5%,而分红型保险和万能险的上限则在10月1日分别下调至2.0%和1.5%;并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

  在此背景下,储蓄型保险在窗口期迎来一波投保小高峰,这也引发市场对于2025年“开门红”需求透支的担忧。

  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切换,多家人身险公司业务达成情况较好,已基本完成全年业绩目标,这是推动2025年开门红启动节奏提前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人身险公司纷纷向分红险转型,2025年“开门红”成为分红险发力的关键节点,但分红险想要重回市场主流仍面临不少现实难题。

  杨帆认为,从实践来看,分红险销售的主要挑战在于:一是消费者对分红险的理解程度不足,对其收益性和风险性存在认知偏差;二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三是消费者的信任问题,由于过去一些分红险产品的收益未达预期,导致消费者对分红险的信任度下降;四是监管环境的变化,对分红险的销售和宣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由于整体投资收益较低等因素,2023年分红险的分红实现率整体偏低,部分销售人员和客户信心不足。此外,保险公司对分红险的推广愿望与营销团队对产品熟悉程度、客户接受度之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

  杨帆对2025年的“开门红”业绩持积极态度。他认为,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市场需求增加,人身险产品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保险公司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提升开门红的业绩。

  国信证券在近期一份研报中指出,考虑到当前行业面临的养老、医疗、养康、储蓄等多元需求,叠加渠道及产品改革初见成效,持续看好2025年“开门红”的保费收入表现,预计2025年“开门红”期间保费同比增速约为7%至8%,对应NBV(新业务价值)增速为25%。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办公室